阿翠旅居國外十多年,這些年來大江南北半個地球到處飛行,我以為她老早適應了這樣的生活,嚴寒的冬日,酷熱的夏天,颱風地震,人文差異,這些都難不倒她,倒是天生中國胃,一段時間無中餐就會感到度日如年,感嘆說,這輩子都不可能移民到西方國家了。有一段時間我在台北旅居,我非常喜歡台北,一度以為自己可以在那裡生活的如魚得水,結果還是輸了給南洋胃。在台北到處都找得到好吃的,開始的第一個月還覺得飲食生活多姿多彩,夜市小吃,攤販便當,火鍋燒烤,健康料理,什麼都有,口味上雖有明顯差異但始終是中餐,理應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才是。
有一次某個老外對我說,大部份的中式料理,吃的都是醬料與香料的比例組合,就算是清蒸的食物,多會淋上醬油,對他來說像一種巫術似的,這裡抓一點粉末那裡滴幾滴醬油就可以變出一桌子的菜,他說,總是吃到醬油的味道,多吃幾道就膩了。相對來說,我也相當喜歡吃義大利麵,義大利麵不就是橄欖油鹽巴以及番茄的組合比例嗎?常吃的話,一聞到橄欖油的氣味也就膩了,所以我完全明白他說的,並不打算曉以大義。而南洋食物又是另外一種東西,當中有許多貌似中餐,其實是名副其實的大雜燴,自成一格,是相當難複製的東西。
我可以每一天都吃南洋食物,比如說豬肉丸粉這種食物。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每天早上都會到上班途中經過的咖啡店去吃,每天吃一模一樣的東西,直到自己意識到這樣下去也許會讓老闆覺得這人一定有些什麼病態為止,我才改為交替著吃不同的早餐,雲吞麵咖喱麵豬腸粉之類。話說這豬肉丸粉並非到達美食節目會報導的美味程度,就只是賣了十幾年,普普通通的,讓人吃的挺愉快就是。想不到我在台北,就栽在這種普通不過的南洋食物手裡。那個早上醒來,那濃濃的醬油蔥花與豬油的味道從記憶的深處像泉水那樣冒出來,鄉愁一發不可收拾,拚了命上網搜尋,找到一家號稱由馬來西亞人開的南洋美食料理餐廳,火速下樓招了計程車趕去,看看餐牌,沒有豬肉粉,咖喱麵也不錯。侍應生才端上,用嗅的就知道這不是我們慣常吃的咖喱面,味道就更不用提了。味覺的鄉愁這件事,無法用更美的風景或更好的一些什麼填補的,後來鄉愁再犯我就去光顧港式飲茶或泰國料理,至少接近一些。我才理解為何阿姨們出國旅遊都會帶著指天椒與醬油。
又有另外一個朋友小徐,也一樣常年在外漂流,想家的時候,就吃麥當勞,全世界都差不多,聊勝於無啊。